2024-04-21 23:21:16 | 微笑网
强基计划是教育部从去年开始开展的一项招生改革工作,主要目的是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因此,强基计划不仅仅是为了选择最好的专业,而是为了选拔最好的学生,让他们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中发挥创造力,并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在强基计划中,各个学科的选拔标准和权重也有所不同。但无论是哪个专业,都需要符合以下几点标准:
首先,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强基计划需要选拔那些具有较强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学科综合能力和较高创新能力的考生,其次还需注重对考生的道德品质、人文素养和领导能力等多方面的要求。
从实际情况来看,强基计划中的经济学、管理学、电子信息类专业以及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科学专业,是比较受欢迎的,也是竞争最激烈的专业。这些专业不仅具有较高的就业前景和薪资水平,而且在当今科技和经济发展的背景下,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在选择强基计划中的专业时,考生需要综合考虑自己的兴趣、特长、优势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根据自己的个人情况进行选择。 如果一名学生对基础学科有浓厚的兴趣并具有很好的学科基础,那么报考基础学科类专业将有更大的机会被录取,而如果他想要在金融、管理等领域发挥自己的特长,那么选择经济学、管理学等专业可能更为合适。
强基计划是中国政府为提高国家科技创新能力而实施的子计划之一,旨在加强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基础研究,培养高层次人才,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强基计划对于提高我国化学科学技术创新水平具有积极作用。
报考化学这门学科需要有一定的兴趣,及较好的逻辑思维、分析能力、实验技能以及数学与物理的知识基础。对于化学专业而言,强基计划的实施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基础学习条件和更广泛的研究平台,让他们能够更快地学习专业知识,掌握前沿技术和研究方法,培养和提高其科学研究能力,从而更好的服务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总之,强基计划的实施为学习化学的学生提供一个优秀的科技创新平台,促进了我国化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个人和整个国家都是一件好事。但是最终化学好坏还是要看自身的兴趣、学习态度和勤奋程度。
化学属于理学门类,主要学习化学方面的知识、理论和技能与方法,实践课很多,所以要求一定的动手能力。
一般学校培养学生都是将化学(理学)与化学相关的工科专业相结合,不同学校侧重点又有所区别。
简单来说,想当老师,考虑师范院校;想搞科研,需要考研,如果现在不能确定自己未来想从事的细分方向,建议选择行业特色高校,或者二级学科比较丰富的综合类学校,这样未来选择的机会和方向很多。
强基计划是2020年出台的一项重要的人才选拔培养改革,意在招收能满足国家战略需要、有创新潜力的基础学科人才,结合官方政策和实际招生情况,从专业范围、入围门槛、录取规则、招生人数等几个方面,对2021年强基计划进行预测,供参考。
今年的强基计划中,绝大多数高校都只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基础学科专业相对“冷门”,而且本科期间不允许转专业。
不过如果我们仔细地看教育部发布的通知就会发现,强基计划包含的专业远不止这些:
在教育部官方文件中,对强基计划招生专业进行较为详细的描述,即上文标红部分。这两部分的描述我们可以概括为两层含义:
一、强基计划的招生专业,要关注、满足国家重大战略的新工科发展等需求;
二、明确发展数、理、化等基础学科专业。
强基计划的政策导向是清晰明确的,所以随着强基计划的进一步推进,高校在招生专业方面,会有更多高校把新工科、智能科技等战略需求导向的专业列入强基计划。
为什么这么说呢?
今年强基偏向保守风格
首先,今年招生专业范围仅限于数学、物理、化学等少数基础学科,主要是由于强基计划在今年首次招生,所以高校在制定落地执行方案时,实际上是偏向“保守”风格。但在政策层面来讲,教育部并没有把“强基”和“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画上等号,强基的框架实际上是包含新工科、人工智能科技等国家重点领域涉及专业的。
在这方面,清华大学的方案是个很好的例子:清华大学五大书院专门为强基计划设计建立,采取大类招生,如果我们展开来看,每个书院都包含很多清华大学优势学科。
节选自《清华大学2020年强基计划招生简
数理化生等基础学科难以体现所有高校优势
其次,由于各校在学科建设、师资力量等方面存在差异,所以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少数基础学科专业,并不能很完整的体现高校的优势学科,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扩大招生专业范围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虽然强基计划明确了选拔培养目标为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今年各校强基招生简章中,大部分院校要求银牌和金牌可获破格入围。不过这种门槛,在之后大概率会进行调整和降低。
银牌以上破格不适用所有高校
首先从今年实际情况来看,除清北复交外,有银牌以上奖项的考生报考其它高校的情况很少。
以2019年为例,五项学科竞赛共产生465块金牌、598块银牌、523块铜牌,金牌和银牌共1063人,除去国集保送的260人后,有803个名额可获强基破格入围资格,而其中约有510人以上被清北强基录取。
其它有破格资格且报考强基计划的考生,绝大部分都选择了C9中其它高校。所以“银牌以上”的破格标准对于其他高校来说,显得过高,并没有实际意义。而且如果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同样是破格入围强基的资格,谁不想报考层次更高的大学呢?
所以说,所有高校使用统一的破格标准并不合适,而且在学科竞赛获得铜牌甚至省一就不具有价值吗?这些学生就不能算是在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吗?答案显然不是。
另外,就在刚刚结束的第37届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中,金牌、银牌人数均扩容到120人,这也可以看作是学科竞赛与强基计划联动的设计,只为了让更多真正具有学科潜质的优秀考生,获得更通畅的上升通道。
政策预留放宽标准空间
那么今年所有高校在强基招生简章中,统一将“学科竞赛银牌及以上奖项”作为破格入围门槛的情况,是不是教育主管部门的硬性规定呢?
实际上并非如此。
节选自《教育部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 微笑网
从教育部官方文件中可以看到,对于破格入围的条件并没有直接给出硬性标准,而只是作出了“针对极少数”“突出才能和表现”“高考成绩不低于一本线”的要求。如果我们再仔细阅读这部分要求就会发现,制定破格入围和破格录取办法、标准的权利,完全在于高校。
所以教育主管部门在政策层面,实际上预留了制定“破格标准”的弹性空间,为后续各校根据自身情况适当调整破格入围标准奠定理论基础。
录取规则或将产生区别
和入围门槛分层、分类的逻辑类似,不同的入围规则当然要适配不同的录取规则。
对于凭高考成绩入围的考生,“85%+15%”的综合成绩在一定时期内是不会有变化的,不过对于有破格资格的考生来说,显然需要有侧重的进行考察。
根据官方文件描述:
对于极少数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有关高校可制定破格入围高校考核的条件和破格录取的办法、标准,并提前向社会公布。考生参加统一高考后,由高校组织相关学科领域专家对考生进行严格考核,达到录取标准的,经高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定,报生源所在地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核准后予以破格录取。破格录取考生的高考成绩原则上不得低于各省(区、市)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合并录取批次省份应单独划定相应分数线)。
也就意味着,理论上高校可以经过严格的考核后,将破格录取者的高考成绩门槛下放至一本线,这对于顶尖竞赛生来说,是非常大的优惠政策。
从今年强基招生情况来看,未来各校强基招生人数将大概率进行动态调整,以清北为首的顶尖高校很可能会大幅度提高招生名额。
根据统计,清北今年本科新生总数分别为3500人和2818人,其中强基计划分别录取939人、842人,占比分别为26.8%和29.9%。
结合今年清华停止通过高考招收新闻学、会计学本科生的消息,我们能发现关于强基计划未来的重要信号:
清华大学今年停止从高考统招中招收新闻、会计专业,人文学院相关专业全部转入强基计划培养。未来,清华所有文科专业或将全部停止直接由高考统招招生,而全部转由强基计划选拔、培养。
同时,为了将三分之一的招生名额供给强基计划,其它专业招生名额将被不同程度压缩。也就是说,未来强基计划或将成为进入顶尖名校的主要方式。
相信未来一段时期内,其它高校也会以清华模式为蓝本,通过资源整合和招生模式的改变,在强基计划中投入更多名额。
除了全新的招生选拔方案外,强基计划也非常重视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导师制、小班化、推免、直博等一系列措施都是对全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积极探索,避免了考生选择专业的盲目性,同时也能降低报考压力、提升报考意愿。
以上就是强基哪个专业好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微笑网。2024-04-21 23:30:44
2024-04-21 23:21:16
2024-04-21 23:02:10
2024-04-21 23:02:06
2024-04-21 22:52:37
2024-04-21 22:35:38